房屋建筑震后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4-03-17 14:00:12 作者:admin 浏览量:1334
1、成果水平及专利情况
技术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技术成果已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编制1项地方标准,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5篇(其中检索14篇),建成生产线2条,完成多项工程示范,获得灾区工程单位认可。
2、项目内容
以我国地震灾区房屋建筑重建工作工程技术需求为导向,围绕代表当前房屋建筑工程行业技术发展方向的重大成套关键技术,通过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工程示范试点,重点研究新型钢结构建筑体系及钢结构节能环保围护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受损建筑物加固与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固体建筑废弃材料再生混凝土资源化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在此基础上制订了技术标准,建立示范生产线,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实现产业化。
3、成果技术特点(含主要技术指标)
(1)冷弯薄壁梁柱分散焊缝节点耗能能力提高20%,解决了梁柱焊接节点热应力过分集中问题;纸蜂窝复合墙材保温隔热性能良好,集成房屋达到永久居住房屋设计要求,施工速度快、干作业,循环利用率达95%以上。
(2)机械式增压裂缝灌浆装置灌浆效率高,低强度混凝土梁CFRP加固技术突破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15的限制规定,增设翼墙修复加固柱易于设计。
(3)循环利用建筑废弃物中砖瓦、混凝土等,再生混凝土自保温空心砌块再生利用率为90%,抗压强度≥3.5MPa,密度≤<1200kg>/ m3,产品砌成墙体传热系数=1.67W/㎡·K,在灾区重建工程中推广应用。
4、应用范围
本技术成果冷弯薄壁型钢及轻质纸基蜂窝墙体房屋集成体系,已在灾区办公楼、居民住宅楼中示范应用。轻质纸基蜂窝墙体正式投入生产,年产纸基蜂窝墙材100万㎡,已进入长周期稳定运行状态,纸基蜂窝墙体在四川地区有较多应用。机械式墙体灌浆技术、CFRP加固技术、增设翼墙加固框架柱等技术成果已在四川灾区震损房屋修复加固多处工程应用,已成功向四川地区5家企业实施了技术许可,提高四川地区修复加固技术水平。震毁房屋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在2008年已协助企业建立一条生产建筑废弃物再生空心砌块生产线,年产能折合标准砖1.5亿匹,产品已在绵阳地区房屋建筑中应用,处理大量灾区建筑废弃物,降低建筑能耗。
5、技术成熟度
本技术成果从汶川地震灾后房屋重建得到成功应用,基于应用单位所出具的证明统计,2008-2011年累计新增产值8000余万元,新增利税1280余万元。
6、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近3年项目执行期间,已建成年产蜂窝复合墙体100万平方米生产线1条,生产销售墙体材料1600万平方米,新增产值320万元,新增税收28.3万元;已建成建筑废弃物再生空心砌块生产线1条,年产能折合标准砖1.5亿匹,新增产值1950万元,新增税收215万元,节支总额380万元;设计、施工企业及使用单位,采用技术成果,进行冷弯薄壁型钢集成房屋建设,采用再生混凝土自保温空心砌块建设房屋,采用本修复加固技术进行房屋修复工程,新增产值5930万元,新增税收1041.4万元,节支总额908万元。
7、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分析
本技术成果以我国地震灾区房屋建筑重建工程技术需求为导向,解决了地震灾后房屋重建过程所涉及的快速新建、加固、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关键技术问题,新工艺和新产品符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了我国房屋工程防灾能力,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使得灾区群众较早的恢复日常生活与生产,推动了灾区房屋恢复重建工作,对地震灾区房屋重建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对促进建筑行业科技进步也具有重大意义。
8、合作方式
技术合作。
图1.薄壁型钢梁柱连接节点优化试验研究
![]() | ![]() |
图2.四川海特尔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轻质纸基蜂窝墙体生产线
图3.钢结构数值模拟计算模型
图4.北川擂鼓镇民用住宅示范工程 图5.绵阳市东升村二层办公用房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