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离α污染测量仪

发布时间:2014-03-14 14:34:07 作者:admin 浏览量:1262

1、成果水平及专利情况

长距离α污染测量仪对核设施退役及三废固体污染物中异型管道内外表面α放射性污染活度进行高精度高效率测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α 表面污染测量仪;专利号:ZL200610020183.9

2、项目内容

项目依托科技部创新方法专项《基于RBF算法的低本底核辐射监测技术与设备研究》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相关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基于长距离α测量理论,采用平行板电离室作为探测器,微电流测量仪为后端电路的长距离α污染测量仪,实现了对异型管道和其他不规则表面实时、有效和无损监测。

3、成果技术特点

(1)可直接敞开测量物体的表面,仪器分辨率为1fA,仪器的测量量程为:0~999999 fA;

(2)实时、高效的集传输、处理、实时显示、存储为一体的控制软件;

(3)高精度的污染表面α总活度测量方法;

(4)对异型物件表面污染的无损、快捷及远距离探测,能探测到空气渗透的任何地方。

 

表 2.主要技术指标:

仪器性能

技术指标

探测精度A

0.5×10-15A

探测下限LD

4.67Bq

灵敏度d

0.08fA/dpm

测量长度L

3m(100Bq)

高 压V

200V

测量时间T

120s

 

 

4、应用范围

核退役设施、核电站等异性管道及不规则污染表面监测。

5、技术成熟度

系统掌握了远距离探测α放射性的技术及其测量技术,并能进行相关核仪器的研发和实现对异性管道及不规则污染表面的有效监测。

6、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系统产品化研发总投入约125万元,主要通过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合作,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仪器专项等筹集资金。

7、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分析

随着我国大量核设施退役和三废治理工程的相继实施,放射性废旧管道日愈增多,为了回收、处理或处置这些废旧管道,必须在去污前进行测量,以便分级和确定处理方案,回收或处置前要按规定进行监测,以判断是否达到管理限值的要求。传统的表面 α 污染监测技术如擦拭测量和探针方式测量通常存在诸多不足,如低效率、耗时长、未能消除因孔径小和管道弯曲所造成的影响,并不能对管道内部做有效实时监测。该仪器基于LRAD技术,采用电离室对α电离空气的离子对进行测量,成本低,能实现对各种α污染表面的有效、实时、无损监测。目前国家对环境监测力度大幅度提升,相关核设施机构和企业的需求量大,因此该设备具有非常广阔市场以及发展前景。

8、合作方式

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发。

 

 

 

 

 

 

图1.

 
 

 

 

 

 

 

 

 

 

图2. 高压模块

图3.前置放大实物图

图4. 显示控制界面实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