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纤维织物红外线反射控制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4-03-13 16:20:53 作者:admin 浏览量:1397
1、成果水平及专利情况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专利:
授权项目名称 |
知识产权类别 |
国别 |
授权号 |
---|---|---|---|
红外光谱反射染料设计软件 |
注册软件 |
中国 |
2012SR048075 |
热塑性植物蛋白/淀粉共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授权发明专利 |
中国 |
ZL 2009 1 0058963.6 |
热塑性植物蛋白/聚乳酸共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授权发明专利 |
中国 |
ZL 2009 1 0058757.5 |
热塑性植物蛋白/聚羟基烷酸酯共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授权发明专利 |
中国 |
ZL 2009 1 0058756.0 |
热塑性植物蛋白及其制备方法 |
授权发明专利 |
中国 |
ZL 2009 1 0058758.X |
热塑性葡甘聚糖及其制备方法 |
授权发明专利 |
中国 |
ZL 2008 1 0000890.0 |
热塑性葡甘聚糖阳离子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授权发明专利 |
中国 |
ZL 2009 1 0058213.9 |
葡甘聚糖热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授权发明专利 |
中国 |
ZL 2009 1 0058212.4 |
一种魔芋葡甘聚糖醋酸酯热塑材料的制备方法 |
授权发明专利 |
中国 |
ZL 2010 1 0177363.4 |
一种印染用化验室小样机 |
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
中国 |
ZL 2010 2 0581156.0 |
锅炉给煤装置 |
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
中国 |
ZL 2010 2 0577135.1 |
2、项目内容
(1)针对传统的混合染色及涂覆反射率调控开发周期远滞后于客户要求且成本高的问题,为实现快速配色及模拟配色后的可见-红外反射光谱,本项目自主研发出红外线反射率设计软件和建立了市场所生产的织物、染料及涂料可见光及近红外光谱数据库。通过软件系统模拟配色的可见-红外反射光谱,快速的筛选出基本合符光谱要求的复配用的染料及涂料。
(2)针对染料及涂料复配的可见光及近红外光谱数据与客户要求的数据的差别,本项目通过对染料的理论计算,设计并开发出了新型结构的红外反射调控剂,添加此类红外反射调控剂的染料复配配方能使织物的红外反射曲线与客户要求一致,避免了过去牺牲部分波段的反射率的现象,并使其在中远红外线上进行反射控制。
(3)为提高选用的复配染料及涂料与织物结合后的色牢度,使染料及涂料在织物分散更均匀,避免局部织物表面达不到客户光谱要求。本项目通过自主研发出高分子染整助剂。所开发的高分子染整助剂通过价健结合方式与纤维织物牢固的结合,并以链状的形式纠缠在其上,吸附的染料及涂料以化学结合方式均匀分散在高分子吸附剂链段间,使复配染料及涂料与织物结合后的色牢度及着色均匀度大幅提高;所开发高分子染整助剂,能提高织物与复配染料及涂料的相容性,提高两者之间粘结强度。
(4)依据涂料及染料的配方设计、特定红外调节剂以及自主开发的高分子染整助剂,从清洁生产、节能出发,调整原有不适应新技术的染整工艺及改进设备,并对开发的红外线反射面料伪装效果及其它性能进行评价,实现在纤维织物上的红外线反射控制和提高染整后布料的各项性能。
3、成果技术特点(含主要技术指标)
(1)技术特点:通过建立数据库和开发软件,设计迷彩伪装染涂配方,通过添加调节剂,实现了织物的红外线反射控制。所用调节剂可选择性调节红外或可见光区的反射率。该技术建立的数据库和开发的软件极大地提高了相关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能力。
(2)技术指标:丛林迷彩红外线反射率:绿色47-51%,卡其黄61-65.5%,棕色12.7-13.8%,黑色10.1-11.8%,棉织物摩擦牢度(干摩、湿摩)、耐洗牢度都在4级以上。其他各项理化参数都达到了相关性能指标要求。
4、应用范围
本技术生产产品主要可应用于民用保暖、保健以及近红外伪装、隐身等领域,国内外红外线反射面料产品需求较大。
5、技术成熟度
本项目所开发的技术已经投入生产使用,所开发织物产品不仅可用于制作迷彩服面料、而且还可用于制作民用保暖、保健等材料。市场广阔,安全可靠。
6、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额:2100万元。资金来源:企业投资。
7、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分析
本技术生产产品销售无淡季、市场需求大。合作单位绵阳佳禧印染有限责任公司年。生产能力为1600万米布,仅占预计需求量的4%。目前该领域的市场空间较大,并且有逐渐取代进口产品的趋势。仅从本技术转化到绵阳佳禧印染有限责任公司以来,利用本技术开发的面料已远销英国、美国、德国等二十多个国家,为公司实现产值3.19亿元,利税3000万元;示范推广,累计实现新增产值7.91亿元,累计新增利税7000万元以上,产品经济效益显著。
8、合作方式
校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