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科研产业概况

发布时间:2014-03-13 15:23:55 作者:晏斌 浏览量:1117

西南科技大学立足四川、面向西部、服务全国,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学校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的历史机遇,实行产学研紧密结合,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学校开展科研课题2226项,各渠道拨入科研经费19882.8万元,在重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457篇,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230篇,出版学术著作223部;授权专利近500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73项;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超过140亿元。根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统计分析,2009年学校科技竞争实力并列全国高校第36位。科研创新平台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止2010年底,学校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防重点实验室1个,部省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共建教育部工程中心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0个,与企业共享共建实验室22个。2013年我校成功获批四川省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基地,截止9月份学校申报专利资助项目140余项并获得经费资助,学校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工作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学校产业工作作为西南科技大学办学特色的一面旗帜,在学校建设和发展时期不断推进。我校“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与“共建”的鲜明特色,使学校的产学研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丰富多样、特色鲜明、成效明显。近年来,学校依托优势学科,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先导,紧紧依靠学校学科、科研、智力和人才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坚持对学校科技成果项目进行产业化重点培育,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将优势学科链融入区域经济主导产业链,积极构建和完善产学研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我校产业工作紧紧围绕学校校办产业总的方针和原则,坚持“积极发展、规范管理、回报学校、服务社会”的指导思想,在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创业投资公司的投资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成效

1、以优势学科为依托,探索和实践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推广新模式——校企协作。利用国家及社会各类产业化科研资金对科研成果进行重点支持,搭建社会服务平台,强化了科技项目产业化的转化力度,提升了企业的科技含量。通过筛选新材料、新品种等具有较好背景的科研成果予以重点支持,推广和转化科技成果。

1)、农学方面:学校组织成立了水稻新品种产业化协作组,建立“育、繁、推”与“产、学、研”一体化的平台,积极打造“西科”品牌。通过协作组和其他合作的种子公司,学校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已在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得到了推广,面积达600万亩,直接增产2.4亿公斤,为农民增收近3亿元人民币。

2)、新型建材:造纸白泥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推广、新型建材墙板移动式搅拌站自动控制系统、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定量给料系统、辊压机自动控制系统等科技成果得到进一步转化和应用推广。

3)、信息技术:有大量教师和学生参与的机器人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在2009年轰动全国的河南杞县利民辐照厂卡源事件的处置过程中,我校专家及机器人项目组工作人员圆满实施了机器人降源处置,开创了国内采用遥控机械设备处置卡源故障的先例,受到国家环保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随后对广东番禺辐照中心卡源故障的成功处置,再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我校机器人技术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在国防核技术与工程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我国核安全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和技术发展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4)、环境科学技术:利用学校的科研优势,在放射性核废物治理、放射化学、环境保护以及工业机器人技术等领域建立军转民的公共技术开发和服务平台,包括建立公共实验室、中试车间、大型通用仪器和测试平台,与企业联合开发、创新,以及共同培养研究生、专业学位学生等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合作过程中,低成本废水生态处理技术、生物降解农用地膜应用、矿冶重金属废水生物质吸附材料的研制与应用、含钾废渣资源化处理技术等科技成果得到进一步转化和应用推广。

5)、土木工程与建筑:5.12地震后,学校积极投入灾后重建,大量的教师和研究生参与到灾后重建的项目和科研工作,在灾后建筑检测、建筑重建设计、施工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效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搭建成果转化平台,探索科技产业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学校通过参控股企业和产学研合作单位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每年推广转化科技成果多达20余项;搭建教学实践平台,先后与18家学校参控股或合作企业建立了教学实践基地,依托校企结合,锻炼了“双师型”教师队伍。

3、坚持推进董事会管理模式,促进董事单位资源共享。学校与董事单位共建共享实验室17个,董事会执行委员会负责实施董事会成员单位间的科技人才共享、科教资源共享和公共平台与设施共享。负责组织创新团队进行科技攻关,联合对外集聚资源、联合培养人才、联合申报发明专利、科技进步奖、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共同提升品牌声誉、共享与交换各种信息。

(二)创业投资公司取得的业绩

绵阳西南科技大学创业投资公司(以下简称西科创投)是由原学校资产经营公司变更而来,西科创投不仅负责学校经营性资产管理的日常工作和科技成果推广及产业化转化等,同时还承担学校对外创业投资及咨询工作。

通过近五年的经营管理,学校不断强化对西科创投公司管理,积极合理参与对外投资。目前,西科创投公司运行的下属参(控)股及全资企业共计18家,涉及多个行业领域。西科创投公司对工程规划、技术咨询、文化产业与社会服务型公司的投资参与和选择性重点培育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学科建设、成果转化、社会服务平台的建设,而且部分投资的成功可望成为学校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五年来,西科创投公司与西科种业、东材集团、金和集团、山东黄金集团、西部矿业等大公司、大企业合作,共同投资转化了新型建材、信息技术、环境科学技术、小麦、水稻新品种、生物质化学衍生物与环境友好材料等成果30余项,创造社会经济效益数亿元。同时,西科创投公司还成功扶持建设了包括西科大瑞方、宝新容科等公司在内的一批发展势头强劲的参控股企业,创造利税上千万元,为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尤其是绵阳科技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